公元2005年,育人学校新届董事会改选之后,董事会快马加鞭,积极召开董家协联席会议,以成立专责的委员会,推动具体的建校计划。
根据筹款的原始记录,育人学校已经远在1999年就开始对外募捐建校基金,只是当时并没有专设的委员会进行此计划。在董事部的档案记录里,原本规划的建校计划,是拟定建立一栋二层楼涵盖16间课室的新校舍,以便取代原有陈旧木制的建筑物。
育人董家协在重新检讨了原有搁置了约5年的建校计划之后,议决成立以郑华川董事长为首的“育人建校委员会”,限时3年内完成建校计划。
建委会在评估了当时课室使用状况和学生来源,并为配合精明化、资讯化的现代教学规格,决定把原有的校区规划成(一)课外活动校区,包括育人顺水礼堂、张天赐图书馆及ANATA楼与(二)教学与行政区,亦即重建的校址区内的建筑物,将被规划为以学生教学与学校行政为首的用途。
在校区规划的考量之下,建委会决定扩大了原有的重建规模。校长李振文参考了临近大型华小的扩建内容和使用用途,并征询了麻县教育局的意见,决定把原有的建校计划,从16间教室的规模,扩大到32间;亦即从二层楼扩大到四层楼的规模。
建委会当时规划的重建计划内容如下:
建筑物总楼高 | 4层楼 |
建筑物总面积 | 338’ x 41’ |
每间课室规格 | 32’ x 28’ |
课室可用间数 | 28间 |
食堂可用间数 | 4间 |
初步预算投资 | 150万令吉 |
为了取信於大众,建委会总务颜丰守市议员马上召集工程顾问起草建筑图测之外,并亲自起草了“育人学校建校计划推介说明书”,并印刷成精美的小册子,对公众说明了建校计划的缘起、简介育人学校的历史、建校计划的奖励措施及公布育人建委会的专属户口。
在“衔接历史完成任务”的使命下,李振文校长甚至以“不完成任务、不申请请调”的保证,令建委会成员三军效命,士气大增!全体育人老师的全情投入与协助,更是令建委会成员深深感动。
当时,建委会为了达到150万令吉的筹款目标,设立了奖励捐款人的措施,以便武吉巴西民众、校友、华团、神庙、政党等能够抛砖引玉并集腋成裘。建委会当时规划的具体捐款人奖励措施如下:
乐捐款额: | 奖励措施: |
乐捐五百令吉或以上 | 芳名刻印铜板资念 |
乐捐一千令吉或以上 | 芳名刻印铜板资念 |
乐捐一万令吉或以上 | 以二人共命名一课室 |
乐捐二万令吉或以上 | 命名一课室 |
乐捐五万令吉或以上 | 以二人共命名一层楼 |
乐捐十万令吉或以上 | 命名一层楼 |
对于以上的奖励措施,建委会成员当时并没有任何的把握能在此奖励措施下够吸引社会大众对育人建校计划的热情认捐。武吉巴西是一个传统上以务农为主的华人社区,建委会直言,要达致150万令吉的目标,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为了迎合挑战,建委会也确立了明确的执行方针以取信於社会大众对建委会的期望:
· 执行计划透明
· 财务管理精准
· 集体领导负责
在起跑点上,建委会建立了坚强的信念与合作的团队精神。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