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难复己
2006年9-12月
建委会手头上的事是一刻不能少。旧校舍在拆除的当儿,我们正在张罗给学生建一个临时的教室。
学校已经没有地方了,于是临时课室就凑合凑合的给建在顺水礼堂内。这是一个万不得已的变通方法。
临时课室开设了10班,教学环境当然不会理想;它太靠近大路,车声隆隆不断;早上又闷热,采光也不好。
用三夹板临时隔起来的教室,隔音效果更是有限。走入其中,偶尔还会出现万众齐鸣的景象。可怜的老师,也得加大嗓子,才能够教学。
对于建委会来说,把礼堂当成临时课室,董事部的财政来源顿时干枯!出租礼堂是育人学校董事部收入的大动脉,为了建校,礼堂也只好让路给临时课室。
这是一段育人儿女必须克难的时期。举行周会或任何的学生集会,都必须在谢树耀走廊或张天赐图书馆前面的石灰地上顶着太阳举行。
这一切,大家都甘之如饴。师长和学生都憧憬着新校舍早日竣工,更何况,与1913年建校初期的亚答屋比较,在礼堂上课,还算是幸福的了!
同学们的扬起高亢的斗志,似乎愿意与建委会共同勉励。照说临时课室学习环境不佳,成绩必定会受到影响。但是,在2006年及2007年的检定考试中,育人的子女却屡创佳绩,缔造了有史以来最标青的建树,让建委会及师长都深深感觉到,育人子女以成绩回报社会大众的期盼,将让捐款人对建校计划更有信心。
学生的学习不因建校而受到干扰,是我们所始料未及的。建委会由衷认为,在本校李振文校长率领之下的全体老师,他们不但热情的投入协助建校活动,更以努力的教学,让学生靠获好成绩。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